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上册第4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上册第4课         作者为什么要提出“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第一部分第3段)这样的疑问?


2020-06-10 提问 5积分
登录后才能回答问题>>

古******

这是文中用来引出袁隆平进行水稻研究背景的一个设问性语句。这句话引出了下一段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的背景。概括而言之,中国出现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成了历史赋予这位有担当的知识分子的使命;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灾荒给袁隆平留下了尤其刻骨铭心的印象,使他产生了不畏艰难勇攀科学高峰的志向。另外,这句话还起到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


2020-06-10 回答

子******

强调袁隆平的出现与中国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同时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2020-06-10 回答